帶另一半出走

他的另一半是個顧家的好幫手,個性單純、生活簡約、以家人為中心,很少跟朋友互動,作息也很固定,上班、下班、做家事,假日或放假就是跟家人一起、看電視和睡覺。



看似沒什麼不對不好,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但是一個人如果沒有多樣化的興趣、沒有跟外界多些接觸和連結,沒有生活重心或目標,思考面向就容易趨近單一,習性也會容易固著,少了彈性和廣度,甚至連言論都容易被媒體和名嘴牽動。

久而久之,跟別人能夠聊的話題少了,跟不上社會脈動,更不易接受較新的潮流和趨勢,視野越來越狹窄,心越來越緊縮,言語乏味流於嘮叨和掌控,焦點只有在日常的瑣碎。

更讓人擔憂的是,隨著年齡增長變老,孩子因求學、工作、結婚而離巢,提早退休後,空虛感越來越強、個人存在感越來越弱,除了被當空氣,也只能跟空氣說說話。生活閑散、沒有重心,每天除了買菜外出,都是在家裡「閉關」,成了懶得動的沙發馬鈴薯,處在過一天算一天的狀態,失眠和情緒問題越來越嚴重。

他不想讓狀況惡化,決定陪著愛妻先「動腳」,以實際「走」出去的動作,帶動心和腦也可以動一動。人要做一件事有很多的理由,不做也有很多的藉口,他的老婆常常說自己很忙、很累,也不喜歡被別人勉強,當然更不能貼上懶散的標籤,所以需要一步一步的引導,循序漸進、從簡單的事開始做起。

幫家人找到出口

過去人們對 繭居族 的印象,多是科技宅男或剛出社會年輕人,現在反而許多是在中高齡族群,因生活沒重心的 無力感,或是人際關係上曾遭受挫折,也可能因為老化的 社交退縮,縮在家裡,就此斷了外界聯繫,可能造成 老年憂鬱


利用倒垃圾的時間散步談心

把瑣務變成較有趣,也有技巧性地將時間拉長,夫妻一起參與,藉機到附近走走購物,減少宅在家的時間。
 

出外吃早餐或上館子

出去吃飯就是要走動,也藉此讓視覺和味覺繼續活化,讓作息單一的家居生活有變化。

邀約一起參加朋友的聚會

擴充新的朋友客群,增加和別人互動的機會,多了聊天的話題,也增加活動力和社會參與。
#陪著上市場買菜或做對方喜歡的事
一起買菜、一起做家事,多一些互動的話題,就算有口角小衝突,也能夠藉此激化腦力,訓練反應力,有溝通的機會。

看電視時順便動一動

除了被動式的輸入資訊,也可以一起看電影、線上學習,至少,追劇的時候,多起來走動,倒開水、轉動腳踝、幫彼此按摩,增加一點生活情趣。

藉故讓對方陪自己運動

找理由佯裝自己運動需要有人一起才不會懶散,可以一起散步,甚至陪著到公園在一旁閒坐都好,至少可以透透氣,轉換一下空間。

來個簡單的出遊

就算不出遠門,每週至少到住家附近的景點走動一下,野餐、散步或是吃美食,每個月可以安排一場短程的旅行,盡量不開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增加用雙腳行動的機會。




變換生活路徑,就算不出遠門,也可以看到精彩,老年生活要簡單卻不乏味,安靜卻不孤獨。 

陷入繭居狀態的人,通常對於「人生應該怎麼樣」特別執著,面對這樣的家人,要幫他打開那扇心門,一起出去走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