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社群的實戰心法

 「給我關懷為我解憂,為我憑添許多愁,在深夜無盡等候,獨自淚流獨自忍受」,這雖是 周華健 的情歌,但也道盡許多栽入#網路 的網友心情。在數位的時代裡,大家忙著在facebook(Meta)Instagram(IG)Line、推特(Twitter)等平台上發文、交朋友、秀自己、與人互動;在 google爬文、YouTube上「蹭流量」,企業、品牌也努力做 #社群行銷,社群 真的這麼神嗎?




 

社群媒體是網路普及之下的產物,只要是可以用來創作、分享、交流的 #網路平台,都可以沾上邊,常見社群媒體有FacebookInstagramTwitterYouTubepodcastLinkedIn等,不同社群平台的性質不同,使用的族群也大相逕庭,所以 #網路社群 是網際網路使用者互動之後,產生的社會群體,也稱 #虛擬社群。

 

寫真話可能被討厭,但還是必須

有人使用社群媒體的出發點大錯特錯,身邊許多朋友淪陷在Instagram 或臉書打卡,除了每天花上數小時滑動態,瀏覽美女、帥哥享用美食、美景走透透,欣賞網紅健身後神采奕奕的模樣,或是看著朋友到國外度假的照片羨慕、忌妒、恨。

若有 偶包 的人更是走火入魔,拍完美照後上傳的內容都要「修修臉」、套濾鏡,向全世界呈現自己最討人喜歡的一面。有朋友說她要精心梳妝打扮一個小時以上才能出門,拍了上百張照片,測試每一個角度和拍照模式,但越拍就越焦慮,因為都沒有百分百的完美,她選出照片後,會竭盡所能將所有主題標記都用上去:#outout(出門)、#lovemygirls(愛我的閨蜜們)、# dresscode,(著裝守則)、#me(我)、#happy(快樂)、#bodypositive(身體自愛)。發布之後,如果按讚數量不夠多,她就會把照片撤下來。

她也毫不懷疑地相信別人貼文所呈現的扭曲生活,對於別人的完美而自慚形穢,然後開始自我批判,印證「自己一文不值」的預言,或是「生不逢時」,沒有出生在豪門、含著金湯匙。很多人希望能夠獲得他人的理解,但未展現真實的自己,又要如何貼近別人的心?

 

討好別人會讓自己辛苦

想一想自己使用社群媒體的動機及帶給自己的影響,可能正面及負面、預期中及預料之外的影響都有,社群平台提供展現自己的管道,證明自己原本就夠好了,這份自信除了可以帶進網路,也能呈現在真實的生活中。

 如果參與社群是為了討好別人,以網路聲量來評估自己是否為人接納,網路世界將如何看待自己?發布的文字或照片多貼近現實?「編輯自己」、為形象套上濾鏡,是陷入「按讚數字」的網路漩渦中,可能失去自己,至少是真實的聲音,以貼文獲得的按讚數、追蹤人數或留言數評估自己討人喜歡與成功的程度,這種心態有害心理健康。

誤把自己真實的生活與他人呈現出的表象相比,這會讓自己失去了「現實感」,要記得,別人在   Instagram 展現的完美生活可能不是真的,至少不會是全貌。

有些人使用社群媒體的動機有偏差因為需求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滿足,於是轉而希望在網路世界中尋找歸屬感,運用討好伎倆偽造出光鮮亮麗的冒牌者,因此他們在網路中獲得的讚美和追蹤也都虛假不實。




現在正在發生,未來的web3.0

相較於傳統媒體,社群媒體具有一些優勢,例如:社群的凝聚力強,容易鎖定目標客群;透過即時、頻繁的互動,更容易建立品牌形象;容易操作,訊息傳播快速,可以即時更新資訊;透過社群平台將受眾分類,提升網路互動的效率……等等。

網路社群/媒體 彷彿已成現今主流,打趴電台、電視及平面媒體,儼然是大勢所趨,但從我一個網路素人,又是社群小白的親身體驗,經營社群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常被 #挫敗感 吞噬,但看見這位網路大神的文字,又容易被激勵,想要一頭栽下去!

時光快速倒轉到2019年初,因緣際會加入了年輕的讀書社群,生平第一次參加書聚就是討論這本《我是GaryVee:網路大神的極致社群操作聖經》,其實當時還搞不清楚甚麼叫社群,也不知道 GaryVee 是哪位大神,但當時在臉書寫了一段時間個人雜記,2018年底開始經營 愛自己不阿雜 粉絲專頁,非常艱辛又刻苦,對於這位網路神人的神話半信半疑,姑且就用開放的態度去接近,心想反正書中的案例就當看故事也好。

 

書的脈絡也可以快速歸納,就是鼓勵有志者專注打造個人的品牌,主要內容提供了7+1個心法,鉅細靡遺的說明心態建立以及如何行動,並且分析目前火紅的 #社群平台 如何從零開始經營,每章也舉了一到兩個案例來分享如何開始,到最後帶來了可觀的收入與影響力。看似是一篇篇的夢幻泡泡,但從中擷取重點,對我而言還是有含金量,這本書不只適合想在網路創建自媒體的初學者,也適合運用在經營自己人生道路上。

 

無私的分享會讓人獲得更多

作者提到「為金錢投入創業,是通往失敗最快的道路」,這句嚇人的文字是指過程中應該先思考的不是做這件事能賺到多少錢,而是做這件事能夠為多少人帶來價值,一開始的意圖應該在是解決別人的問題,或是分享有用的資訊協助更多人,換句話說,不以利益或金錢為前提,而是心中有別人,先貢獻價值,路徑應該是先提供資訊→解決問題→提供價值→思考如何獲利,不求回報的付出,往往是收穫最多。

我的初衷很簡單:「用吃喝玩樂的所思所想,陪伴柴米油鹽的日常,提供各種健康、興趣、家庭、職場、專業、人際關係、財富.....的小提案,給人滿滿能量,過好愛自己的生活,讓真善美的漣漪擴散,影響週遭的每個人,活得更自在又美好。」#知道為何,#方能迎接任何,我除了想記錄 愛自己小練習 行動,也想幫別人 #愛自己,還有留下一些自己努力和掙扎的歷程給女兒,相信我的朋友或鐵粉,在這三年來都看見了與 #初衷 的一致性。

 

不要被任何理由綁架,做就對了

每個人都可以是獨立的自媒體,每天和人接觸就是在宣揚自己的理念,透過網路更能讓理念觸擊更廣更有效率。決定要創作或形塑個人品牌時,不可能馬上就得到掌聲,或是短期就創下高流量或高額的收入,需要先讓網友從陌生到熟悉,才能進一步信任而認同,這過程可能要以「年」為單位計算。所以必須要對所做的事充滿熱情與耐力,即便不會帶來利益都能樂在其中。

當時我每天在粉專日耕寫了近400篇,既非名人又不是網紅,又不常有美圖美食美景,按讚數很難破百,也知道長文沒多少人看,但我就是繼續寫,學習提升文字功力,也絞盡腦汁想各種策略,就是不買廣告。找到追逐夢想的勇氣,創新會讓人感到不自在,甚至會覺得沒有人助、天助,但成就需要爆量的心力,挺過這一切。




以喜歡的事投入,成為自己的事業

我幾乎在工作和家庭的時間之外,幾乎都用來創作內容、發送及和社群交流,連在吃喝玩樂之時,也在想著,如何讓內容更有養分,告訴自己要不求回報地寫出有價值的內容。

這本書提到的「7+1心法」,我幾乎都遵循,意圖知道為何而戰;真實性:不要假裝,而是呈現真實;熱情:從自己的天職去發現;耐心:習慣被拒絕,從失敗會比成功學更多;善用工具:有效管理自己,尤其是時間;全力投入:為熱愛的事全心全意;有眼光遠見:了解未來的趨勢,跳脫舒適圈;嘗試新的東西:注意大家的眼球都往哪裡移動,掌握專業領域中最新的趨勢,但還是要踩著自己的步調。

 

持續做自己熟悉且熱情的事,就會成為專業

「那麼用心做內容,為什麼都沒人按讚⋯⋯」我逐漸不氣餒,因為數據顯示,臉書用戶平均一個月僅會按讚8篇的貼文,相當於每4天才貢獻出一個寶貴的讚數。

經營社群媒體時,都會先主力經營一個社群平台,穩定後再延伸到其他社群媒體,根據不同族群的使用習慣來選擇主力平台。我加入同好的社團,發文或按讚、留言,保持與其密切連結;也針對不同對象及屬性,成立了3個社團,又加入寫作平台練功,我就是寫寫寫、學學學,再繼續寫寫寫。

人喜歡真實,非常認同作者提倡的「毋須創造,記錄就好」,用平台記錄自己真實的生活,說出自己的真心話,讓別人了解我是誰,寫下自己如何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記錄一切之所以有價值,不是為了捕捉當下多麼有趣或絢爛,而是準備讓10年後看看現在的自己。

終於追蹤人數到了1700多,終於有出版社看見我,請我幫忙推書,終於我的文筆有被青睞,三大報看見了我的稿件。「#沒有藉口的努力」證明了,就算是忙碌的職業婦女和 #家庭照顧者,也一樣可以 #我手寫我口。重點在於「內容」,內容足夠吸引人,才能停留住粉絲、才能提高轉換率。




 

成為個人品牌,勝過任何一個平台

主流派認為有了明確的目標受眾,選定社群平台之後,就要根據平台屬性及客群喜好,選擇合適的素材形式,製作優質的內容。優質的內容可以建立長遠的互動關係,增加目標受眾對品牌的信賴感,帶來集客式行銷的效應,有利於品牌的長遠經營。

寫的很多文依然沒人氣,也有少數獲得真心回饋,我跟作者一樣,我寧願嘗試十次,成功三次,就獲得七次失敗的珍貴經驗,而不願意嘗試三次,三次都成功,因為這樣學習的更少。

為了十多年後的夢想實踐,我繼續打造個人品牌,行銷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觀點,每天做自己熱愛的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練習不要管外界的雜音,行動才是關鍵,才能呈現獨特的價值。因為「我」就是獨特的創作,我就是獨一無二,我也學習不要當完美主義者,完美這件事情是不存在的,所以花在工作或庶務的時間減少,盡可能有益、多產,並且讓我自己開心。

 

夢想不需要別人或環境許可,成功需要透過時間的複利去積累,重點是能不能讓自己開心,更不需要害怕失敗,反正別人並不會care,就大膽嘗試吧!

 

留言